环境科学专业是典型的交叉学科,注重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实际问题的具体分析。为了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科研项目,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,环境科学2016级和2017级的9名本科生在2019年暑期完成了不少于120学时的科研实践,并于2019年9月28日上午在玉泉路校区教212进行了科研实践汇报答辩。
本次答辩考核小组由主席张洪勋教授与11名委员组成,他们分别是:来自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秦占芬研究员、张爱茜研究员、张庆华研究员、周群芳研究员,来自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戴君虎研究员,来自本院的王明玉教授、余志晟教授、张元勋教授、钱智副教授、肖康副教授,以及我院本科教学秘书任伟珊老师。2019年9月28日八点三十分,在张洪勋教授的主持下,2016级的5位本科生首先开始了科研实践的结题汇报。同学们根据自己在生态学、环境毒理学、环境计算等领域的选题,围绕实践内容进行了15分钟的答辩汇报,内容涉及入侵物种基因表达分析、脑组织实验方法优化、焦化废水处理、羟基自由基氧化一氧化氮过程、MATLAB数学建模等。在短暂的休息后,2017级的4名本科生进行了科研实践训练的结题答辩。同学们关注了材料制备、西藏地区微生物、超重力强化活性氧物质脱除氮氧化物、水环境污染物的荧光谱学分析等问题,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。评委老师在每位同学汇报完成后,都对同学进行了有关实践内容的提问,并对汇报同学提出了改进的建议。
科研实践答辩现场
经过严格的评审打分,考核小组对科研实践中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了表彰。获得“优秀学员奖”的同学有:2016级陈语晴、吕琳,2017级黄姹;获得“优秀报告奖”的同学有:2016级吕琳、王烨荣,2017级黄姹、次仁玉珍。张洪勋教授向获奖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与无线鼠标等奖品,鼓励同学们更加积极的参与科研工作,为早日成为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打下基础。
张洪勋教授与获奖同学合影
参与答辩全体师生合影
在答辩结束后,考核小组的专家与同学们共进午餐,并于席间为同学们解答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。除了2016、2017级的本科生,2018级和2019级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也旁听了本次答辩会议,并从中获益匪浅。